國新辦2021年知識產權相關工作數據統計

2022年01月25日

本分 踏實 簡單 專業

深耕知識產權行業近20年


2021年,全年知識產權工作從各項統計數據看,總體呈現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國內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

截至2021年底,我國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達到29.8萬家,較上年增長5.2萬家。國內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90.8萬件,同比增長22.6%,高於全國平均增速5.0個百分點。其中,高新技術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21.3萬件,占國內企業總量的63.6%,體現出我國市場主體創新創造能力不斷增強。

二、專利商標質押融資規模進一步擴大,普惠性進一步凸顯

2021年,全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金額達到3098億元,融資項目達1.7萬項,惠及企業1.5萬家,同比增長均為42%左右。其中1000萬元以下的普惠性貸款惠及企業1.1萬家,占惠企總數的71.8%,充分顯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普惠特點。

三、數字經濟、醫療領域專利儲備進一步加強

按照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統計,截至2021年底,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增長最快的3個領域,分別是信息技術管理方法、計算機技術和醫療技術,分別同比增長100.3%、32.7%和28.7%,體現出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專利儲備不斷增強,更加有力支撐產業升級,更好惠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日常生活。


四、外國企業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信心進一步增強

2021年,國外申請人在華發明專利授權11萬件,同比增長23.0%;商標註冊19.4萬件,同比增長5.2%。其中,美國在華發明專利授權、商標註冊同比分別增長32.1%和17.3%。國外在華知識產權數量保持較快增長,表明外國企業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和營商環境抱有堅定信心。

截至2021年底,我國專利、商標、地理標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知識產權工作在創造、保護、運用、服務方面的總體統計數據如下:


專利方面

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為359.7萬件。其中,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270.4萬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5件,較上年提高1.2件。

2021年,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7.3萬件,其中國內申請人提交6.8萬件。專利復審結案5.4萬件,無效宣告結案0.71萬件。



商標方面

我國有效商標註冊量為3724.0萬件。
2021年,收到國內申請人馬德裏商標國際註冊申請5928件。完成商標異議案件審查16.4萬件,完成各類商標評審案件審理38.3萬件。


地理標誌方面

我國累計批準地理標誌產品2490個,累計核準地理標誌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註冊6562件。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方面

我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累計發證5.2萬件。


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和服務方面

我國累計建設57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30家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設立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及22家地方分中心。

經統計核算,在未扣除價格因素的條件下,2021年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為12.1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8%,占GDP的比重為11.97%,比上年提高0.35個百分點。

截至2021年底,全國31個省(區、市)全部實現專利商標業務「一窗通辦」,省級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機構達到52家,地市級綜合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達到104家。



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的專項行動

累計分四批向全國各地通報非正常專利申請共81.5萬件。
截至去年年底,前三批通報的非正常專利申請的撤回率達到97%。


加強對專利代理行業的監管

對9家代理非正常專利申請的代理機構作出吊銷資質、停止承接代理業務等重處罰;
對84家人均代理量持續超過平均水平5倍的代理機構,組織有關省份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實施重點檢查;
對29家情節特別嚴重的機構,掛牌督辦地方給予行政處罰。


加大商標代理監管力度

2.3萬家商標代理機構對照重點整治事項完成自查並提交報告。
已立案查處130余起代理惡意商標搶註案件。
加大對商標代理重大案件督辦力度,嚴厲打擊擾亂商標代理秩序行為,直接停止3家機構的商標代理業務。
規範平臺型商標代理和交易行為,下架涉嫌正在交易的惡意申請商標207萬件。

內容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返回
上一篇:什麽是專利快速預審? 下一篇:歐洲統一法院正式啟動臨時申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