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值專利

2021年06月15日

1.為什麽我們需要高價值專利?


我們國家從85年實施專利法開始,專利申請量從最初的全年一萬件左右達到如今的全年一百多萬件,我國專利數量爆發式增長,迅速跨入知識產權大國行列。

我們最初要解決的是專利“量”的問題,如果沒有“量”,專利製度的實施好比空中樓閣,因為缺少服務的主體和客體,後期專利製度的探索和優化就更無從談起。至少追求專利“量”的增加,對大眾專利意識的培養,產業的形成有著一定的作用。

如今專利“量”已經足夠龐大,大到“質”與“量”的不平衡,“大而不強、多而不優”成為突出問題。盲目追求專利數量,大概率會存在技術含量不高,重復的技術公開,甚至誤導技術泛濫的現象,這些無法轉化成國家的創新能力。這類專利申請占用審查資源,造成專利產業虛假繁榮,同時也降低了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和能力,浪費了社會資源,拉低了我國專利轉化率,最終成為專利製度實施的絆腳石。

本來專利製度是希望通過專利權人得知發明創造能夠保護,可以給予他們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的特權,專利權人才願意積極投入和公開發明創造,通過許可,轉讓,實施等應用帶來自身和社會效益,創新能力能夠不斷提高,最終實現“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如今,專利“量”的泛濫,很大程度上是“非保護”因素成為申請專利的主要動機。

專利價值對創新主體而言,主要體現在相關知識產權榮譽的獲取,為了就學、就業、評職稱、宣傳、評高企、補貼等低價值來用,很少會享受到專利技術壟斷帶來的高價值。對於低價值,低質量專利就能夠輕易完成,創新主體沒必要也不會投入高成本去研發創新來獲取低價值。長期以往,當創新主體有自己的技術需要保護時,卻已經缺乏了高價值專利的培育環境和能力。大量的科技成果無法轉化,有價值的技術被閑置埋沒了,並沒有真正起到促進產業升級的作用,同時也打擊了創新主體的積極性。

專利是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之一,其中高價值專利更因其能夠高效運用而應當得到重視。高價值專利不論在質押融資、轉讓許可、實施轉化等方面能夠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而且在我國從專利大國向專利強國轉變以及創新創造能力的提高都有著極具重要的作用。所以,不管是國家層面,還是創新主體層面,都有必要加強高價值專利的培育和產出。

2. 如何評判一個專利是否具備高價值?


普遍認為從技術價值、法律價值以及經濟價值三個維度來評判一個專利是否具備高價值。

2.1技術價值
專利的技術價值依賴於創新主體的研發實力和創新能力。如果一個專利技術的研發難度高、創新性強則可以認為具有技術價值,這類專利技術能夠占得住關隘,易守難攻,難以規避,常常能夠體現出高價值。例如基礎專利、核心專利、外圍專利等。

基礎專利對於行業或產業的形成具有基礎作用,是一個新的行業或產業形成的技術源頭,這類專利屬於技術原創,具有很強的創新性,同時也時常伴隨一定的研發難度。例如,1894年馬可尼了解到海因利希·赫茲做的實驗表明不可見的電磁波是存在的,這種電磁波以光速在空中傳播。馬可尼很快就想到可以利用這種波向遠距離發送信號而又不需要線路,馬可尼經過努力,研發出無線電報裝置,並獲得發明專利,無線電報裝置正式投入商業使用,大獲成功。

核心專利處於技術領域關鍵地位,很難進行技術規避。在3G、4G時代,高通因為掌握了大量的核心專利,成為遊戲規則製定者。5G時代,中國企業的專利布局跟了上來。華為坐擁全球數量最多的5G專利,所有使用到華為專利技術的廠商(包括蘋果、三星等公司)都需要向華為繳納專利許可費,大大提高華為公司的市場競爭力。這類核心專利,無疑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大部分具有一定的研發難度。基礎專利往往具有核心專利的特質。

外圍專利往往圍繞基礎專利、核心專利,以此為基礎進行技術改進。外圍專利可以使基礎專利、核心專利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如果外圍專利落入他們之手,他人就可以以外圍專利牽製基礎專利、核心專利,外圍專利通過技術改良,使原技術所有人對該技術的有效利用產生困難,從而只能交叉許可避免侵權。外圍專利在技術路線上進行多種可能的布局,形成一個專利網,這類專利往往也需要一定的創新難度和研發能力,從而產生技術價值。特安綸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芳碸綸專利技術(國產化高性能纖維),在特安綸準備投產期間,杜邦曾有意收購該技術,被拒絕後,杜邦在芳碸綸產業鏈下遊密集的專利布局,特安綸公司雖然有專利,但下遊的相關公司也不能采購特安綸公司生產的芳碸綸投入生產、使用,否則就可能侵犯杜邦公司專利權,這使得特安綸公司無法全面發揮其自主專利技術。
2.2法律價值
專利的法律價值來源於專利權的排他性,保證專利權人在一定時間一定地域範圍內獨占使用、收益和處分,取得壟斷性收益,實現專利的高價值。如果專利能夠授權、經得住無效,打得了訴訟,這樣的專利才具備合法穩定的排他性,能夠體現法律價值。

專利申請人申請的專利授權後,專利申請人才能夠成為該專利的專利權人,從而享有法律所賦予的技術壟斷收益。經過審查,專利能夠授權,也體現出專利具有一定的技術價值,從而配享壟斷收益。但專利授權不僅在於其技術,與撰寫質量也息息相關。專利授權離不開高水平的專利文件的撰寫、答復。例如,說明書沒有對發明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能實現該發明,權利要求的內容不清楚、不簡要,權利要求書等不到說明書支持等等,都可能造成專利無法授權。同時授權的專利,也可能會被無效掉,從而失去壟斷收益。因為考慮到付出的時間以及檢索的環境、檢索經驗,都無法保證該授權專利是百分之百絕對可靠穩定的。所以專利無效程序多被專利權的競爭對手用來反擊專利侵權指控。一旦專利被無效掉,對專利侵權指控也就釜底抽薪了。另外,授權的專利如果不能拿來訴訟,例如保護範圍太小無法使對方實施的技術落入到保護範圍,則授權的專利也無法起到侵權指控的能力,從而失去壟斷收益。
2.3經濟價值
專利的經濟價值代表這個專利能夠直接或間接產生經濟效益。專利技術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實施在產品上,在當下或預期產生市場競爭力,或者能夠通過質押融資、轉讓許可等方式獲取經濟利益,則認為該專利具有經濟價值。

1876 年,貝爾的電話機專利申請被批準,這項專利發明成為貝爾電話公司實際業務,它直接促成了一家超級壟斷企業——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誕生,該專利即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1941 年,海蒂·拉瑪和喬治·安瑟共同發明了“秘密通訊系統”,它是現代無線通信的核心專利,移動電話通訊技術 CDMA、無線區域網絡 WLAN、WiFi 與 Bluetooth 都是基於這一技術而來,然而當時電子科技發展不足以支持這樣的技術應用,從而該專利無法具備經濟價值。
2.4技術價值、法律價值和經濟價值缺一不可
如果專利具有技術價值,但缺少法律價值,即便是專利技術難度很高,創新性很強,但無法授權,或授權後被無效掉或沒法拿去訴訟,那這個專利技術也無法享受應有的壟斷利益,反而會免費貢獻給社會,這類不屬於高價值專利,可能算的上高價值文獻。

如果專利具有技術價值和法律價值,但缺乏經濟價值,這類專利雖然技術好,法律性穩定,可以說是高質量專利,該專利無法產生效益,不能通過高效運用給專利權人帶來價值,所以也算不上高價值專利。

如果專利具有經濟價值,即能帶來很好的市場前景、市場控製力等效益,但缺乏技術價值和法律價值,那這種經濟價值並不會持久,可能只是曇花一現,效益就無法再持續了。

因此,專利具備技術價值、法律價值和經濟價值,是作為高價值專利缺一不可的條件。高價值專利在技術創造、保護、運用方面全鏈條銜接,從而能夠源於創新主體,並服務創新主體,助力創新主體的發展,從而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

3.企業如何培育高價值專利?


企業培育高價值專利或許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發現市場痛點生成技術需求、檢索現有技術進行現狀分析、研發需求技術持續創新改進、合作專業機構專利挖掘布局、專利審查授權獲得技術壟斷、進行運營專利取得超額利潤。

發現市場痛點生成技術需求:企業培育高價值專利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專利提升市場競爭力獲得超額利潤,這必然無法脫離市場對專利技術的需求。專利技術能夠解決市場痛點,有效滿足市場需求。所以,企業需要善於觀察和調研,發現市場的痛點是什麽,這樣才能夠清晰明確市場的技術需求,避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發,卻無法產生經濟價值。

檢索現有技術進行現狀分析:在了解技術需求後,企業需要有效利用現有文獻,避免在現有技術上重復研發,浪費時間和財力。對現有技術的檢索,可以讓企業快速了解技術現狀、競爭對手的情況,以及明確各技術分支的發展路線和研究方向,確保企業研發的技術能夠保持先進性,贏得市場的需求。

研發需求技術持續創新改進:企業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積極創新改進,尋找不同的技術路線或在原有技術路線上深入研發,以獲得低成本、高效率、優性能等先進的專利技術,通過技術解決市場痛點,滿足市場需求。這方面體現了企業的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也是專利能否獲得授權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作專業機構專利挖掘布局:企業通過專業機構的專業人員對專利技術進行分解分析,圍繞自身研究技術特點以及重點研發的項目,進行有針對性專利布局挖掘工作,從技術瓶頸、重點技術著手,進而挖掘形成有價值的專利技術,形成後續的專利網,從而使研發的專利技術能夠占得住關隘,形成有效的市場控製力。

專利審查授權獲得技術壟斷:企業申請的專利授權後,企業才能夠成為該專利的專利權人,從而享有法律所賦予的技術壟斷收益。在授權的前提下,爭取一個較大的保護範圍,這和專利申請時的撰寫質量以及創新技術息息相關,從而獲得一個強有力的排他能力,提高專利的價值。

進行運營專利取得超額利潤:專利授權後,企業可以通過將專利技術商品化投入市場,由於專利的排他性,他人不敢明面上抄襲實施,從而獲得超額利潤。企業也可以通過轉讓、許可、質押融資等方式將專利的高價值不斷產出,獲得可觀的收益。

“發現市場痛點生成技術需求”確保專利未來具有經濟價值,提前埋好伏筆,“檢索現有技術進行現狀分析”、”研發需求技術持續創新改進”體現專利的技術價值,以期在技術層面占住關隘,“合作專業機構專利挖掘布局”、“專利審查授權獲得技術壟斷”是為了獲得專利的法律價值,獲得強有力的排他能力,最後“進行運營專利取得超額利潤”充分產出專利的經濟價值。按照此流程可以快速培育和產出同時具備技術價值、法律價值、經濟價值的高價值專利。

 來源:專利初論  梅安石


【中一知識產權官網】
中一知識產權,是國內團隊規模、服務水平及實力領先的綜合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成立於2003年,專註於知識產權服務領域,為客戶提供專業、一體化的知識產權解決方案,服務內容包括:專利代理、商標代理、版權登記、涉外服務、知識產權訴訟、預警、運營、政府項目申報等。
中一知識產權立足於深圳,在北京、上海、廣州、佛山、東莞、武漢、宜昌、南昌、鄭州、石家莊、長沙、西安等地設有辦公機構,並在新加坡設有辦公機構。
返回
上一篇:到底要不要申請商標全類註冊?看這個就夠了 下一篇:國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需要15至18個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