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代理行業發展狀況(2020年)》顯示:我國專利代理行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2021年08月27日

为持续优化专利代理行业发展环境,做好行业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利用工作,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编制了《专利代理行业发展状况(2020年)》,对我国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代理师、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情况,以及2020年专利代理改革试点、行业监管及大事记情况进行了分析。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加强专利代理行业监管和行业自律,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坚持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行业规范化建设,夯实人才队伍基础,发挥专利代理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的“桥梁”作用,促进专利代理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专利代理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和促进知识产权工作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些在《专利代理行业发展状况(2020年)》中都得以体现。

加強行業規範化建設,夯實人才隊伍基礎,行業服務能力提升取得新進展。成功舉辦2020年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考試報名人數創歷史新高,全國報名人數達到45241人(不含港澳臺),共有7382人通過考試,考試影響力逐年增強,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專利代理行業。

一、專利代理機構情況

伴隨著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的快速發展,專利代理行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專利代理機構數量快速增長。截至2020年底,我國專利代理機構共有3253家(不含港澳臺)。


1.專利代理機構數量變化


圖1展示了2011-2020年我國專利代理機構數量變化情況。2011年至2012年,全國專利代理機構數量平緩增長,當年新增43家。2013年,全國代理機構數量接近1000家,專利代理機構數量開始呈現大幅增長趨勢,自2013年起,每年新增代理機構均在100家以上。從2016年開始,專利代理機構數量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年增長率均超過20%,2019年較2018年增長率達到22.7%。截至2020年底,專利代理機構總量達到3253家,與2019年相比代理機構數量增加量超過500家,年增長率為20.9%;與2011年相比增加了2387家,增長276%。

图片

圖 1 2011-2020年我國專利代理機構數量變化情況(不含港澳臺地區)


2.專利代理機構區域分布


從地域分布上看,各省市專利代理機構數量存在著較大差異。專利代理機構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江蘇、浙江及上海五地,東部及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專利代理機構較多,區域分布情況與各省市專利申請量基本吻合。

北京、廣東、江蘇、浙江及上海五省市的專利代理機構數量位列全國前五,分別是734家、538家、325家、228家、214家。2020年,全國新設專利代理機構615家,其中北京、廣東、江蘇分別以新設98家、97家、93家位列前三。



3.專利代理機構成立時間及發展規模


圖2展示了專利代理機構成立時間分布情況。在3253家專利代理機構中,按專利代理機構的成立時間來看,成立20年以上的專利代理機構有220家,占全國專利代理機構總量的6.76%;成立15至19年(滿15年不足20年,以下同此劃分方式)的專利代理機構為330家,占比10.1%;成立10至14年的專利代理機構達205家,占比6.3%;成立5至9年的專利代理機構為452家,占比13.9%;成立3至5年的專利代理機構為557家,占比17.1%;成立時間在3年以內的專利代理機構為1489家,占比45.8%。

图片

圖 2專利代理機構成立時間分布(不含港澳臺地區)

從數據上可以看出,220家專利代理機構設立時間已經超過20年,顯示出更多專利代理機構註重品牌建設,保持穩定性和延續性。成立10年以上代理機構有755家,占比超過23%,顯示我國專利代理行業有堅實的基礎,處於平穩有序健康發展階段。新增代理機構增長迅速,成立2年以內代理機構共有1123家,占比超過三分之一,顯示我國當前專利代理行業發展勢頭迅猛。

按照執業專利代理師數量對專利代理機構規模進行劃分,3253家代理機構中,執業專利代理師少於10人的代理機構2731家,約占84%;執業專利代理師在11-20人的專利代理機構共353家,占專利代理機構總數的10.8%,相比2019年的311家增長了13.5%;執業專利代理師21-50人的有131家,與2019年的113家相比,增長了15.9%;執業專利代理師51-100人及100人以上的專利代理機構數量分別為27家和11家,這些機構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江蘇,上海也有少量分布。


二、專利代理師情況

隨著我國專利申請量和專利代理業務需求的快速增長,專利代理人才隊伍也不斷壯大,截至2020年底,我國執業專利代理師已達到23193人。


1.專利代理師數量變化


圖3展示了2011-2020年執業專利代理師及取得代理師資格數量變化情況。近十年來我國取得專利代理師資格證書的人數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11-2015年間,取得專利代理師資格證書的人數快速增漲,2011-2012年年平均增速在13%左右,2013-2015年提高到23%左右,其中2011年取得專利代理師資格證書的人數為12991人,2014年首次突破兩萬人。2015年後,增速略緩,但每年仍以新增5000余人的趨勢增漲。截至2020年底,總計53090人獲得了專利代理師資格證書,新增5172人,年增長率為10.7%。

图片

圖 3 2011-2020年執業專利代理師及取得代理師資格數量變化情況

2011-2020年間執業專利代理師數量整體也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2011年,我國執業專利代理師為7235人,與2010年相比增加了12.4%。2014年執業專利代理師數量突破一萬人,2015年新增超過2000人,年增長率高達20.7%。2016年新增達到2249人新高,增長率有所降低。2017年,執業專利代理師數量增至16367人。2018年,新增超過2300人。2019年,執業專利代理師數量突破2萬人,達20192人。2020年執業專利代理師數量繼續快速增長,達到23193人,新增3001人,較2019年增長了14.8%。


2.專利代理師地域分布


專利代理師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江蘇及上海四地,其中北京地區執業專利代理師共8744人,占全國執業專利代理師總數的37.7%,取得專利代理師資格的人數同樣排名第一,共14230人。廣東排名第二,執業專利代理師共3160人,取得專利代理師資格共6901人。江蘇執業專利代理師的數量及取得專利代理師資格的人數分別為1666人、5339人,位列第三。上海執業專利代理師共1495人,共有3911人取得專利代理師資格。東部的浙江、山東、福建、天津,西部的四川、陜西、重慶,中部的安徽、湖北、河南、湖南,東北地區的遼寧的執業專利代理師較多,執業專利代理師數量均超過300人。


3.專利訴訟代理人情況




中華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公布的2020年第三期訴訟代理人名單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華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公布的訴訟代理人名單共推薦了3220名訴訟代理人。北京地區人數最多,達到1623人,占總人數的50.40%;廣東、上海、浙江、江蘇、山東的人數均超過100人。



三、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情況

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自1992年起至今已成功舉辦22次,為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不斷遴選和輸送優秀專業人才。2020年全國共有45241人報名考試,7382人通過考試取得專利代理師資格。


1.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報名情況


圖4展示了2011-2020年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報名情況。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近年來,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和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深入,科技創新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事業快速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報名參加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2020年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再創新高。

图片

圖 4 2011-2020年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報名情況(不含港澳臺地區)


2.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通過情況


全國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通過人數逐年增加。2012-2014年,考試通過人數快速增長。2015年以來,由於報名人數持續增長、考試整體難度提升等因素,在考試整體通過率略有下降的前提下,考試通過人數微增。

自2004年起,允許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參加內地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2011年,向臺灣地區居民開放考試。截至2020年,共有71名香港特別行政區考生、1名澳門特別行政區考生和525名臺灣地區考生通過了考試。


四、改革試點情況


國家知識產權局落實國務院部署,在上海等自由貿易試驗區對專利代理機構執業許可審批實行告知承諾改革試點,2020年全年在全國自貿區共批準設立專利代理機構36家。

2020年8月,經國家知識產權局研究推動,國務院批復的《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納入了“在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等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試點,允許取得中國政府頒發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證、且具有其他國家專利代理資格的外國人,參加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選擇有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外國專利代理機構在華設立常駐代表機構試點”兩項專利代理對外開放試點任務。

五、行業監管情況

行業監管情況
2020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推出一系列舉措,持續加強專利代理行業監管:

5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出《關於深化“藍天”行動 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各地在2019年“藍天”行動基礎上,繼續重點打擊無資質專利代理行為,引導網絡平臺依法規範從事知識產權服務,切實解決行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集中力量整治行業亂象,努力將“藍天”專項行動推向深入。

5月,結合專利代理機構年度報告工作,將48家機構列入經營異常名錄,10家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進一步規範專利代理機構執業行為,維護良好的專利代理行業秩序。

5-9月,收集各類“黑代理”線索分四批集中轉送地方,各地作出處罰69件,罰沒金額共計300余萬元。

9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組織東部地區各省級知識產權局開展“藍天”專項行動典型案例分析研討活動,同時對各地“藍天”行動進展情況進行總結,並對下一階段的重點任務安排進行部署。

9月,國家知識產權局針對在日常監管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平臺商戶違法發布專利代理業務信息,涉嫌無資質專利代理行為的情況,及時組織有關地方局對相關電商平臺進行約談整改,要求充分履行平臺責任,依法規範“黑代理”行為。約談後,有關電商平臺迅速整改,共整體下架商戶109家,刪除了1221家商戶的3062條商品鏈接。著力構建事前、事中、事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體系,共同營造良好的網絡知識產權服務環境。

10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官方網站進一步加強專利代理機構和執業專利代理師的信息公示。整合並重點公示行政處罰、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等信息項,加大違法失信行為曝光力度;新增機構設立年限和代理師執業年限、參加執業培訓、獲獎情況等信息項,全面展示機構和代理師實力和經營狀況,為市場主體、社會公眾提供參考。

10月,為加強專利代理監管長效機製建設,統一辦案標準,提升辦案水平,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了《專利代理監管工作規程(試行)》。

10至12月,為宣傳“藍天”專項整治行動取得的成果,國家知識產權局分別以“重拳打擊黑代理”、“嚴格規範專利代理執業行為”、“規範網絡平臺知識產權服務”和“加強代理監管長效機製建設”等為主題,連續開展六期宣傳報道活動,在業內引起強烈反響,有效提升了“藍天”行動的宣傳效果和影響力。


六、2020年專利代理行業大事記

國家知識產權局深入開展“藍天”專項行動。


2020年5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出《關於深化“藍天”行動 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各地在2019年“藍天”行動基礎上,繼續重點打擊無資質專利代理行為,加大打擊惡意商標代理行為力度,引導網絡平臺依法規範從事知識產權服務,集中力量整治行業亂象。



《商標代理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2020年4月、9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分別發布《商標代理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包括規範商標代理機構備案製度、明確商標代理行為規範、豐富商標代理監管手段、完善對商標代理違法行為的處理措施、加強商標代理行業自律等內容,以規範商標代理行為,維護商標代理市場正常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開展全國知識產權服務業統計調查並發布報告。


2020年5月至9月,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組織開展全國知識產權服務業統計調查,回收問卷5700多份,完成對119家有代表性服務機構的重點訪談。



專利代理師考試相關規章製度進一步完善。


2020年6月,《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安全保密工作管理辦法》等5項考試規範性文件重新製定,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製度進一步完善。



國家知識產權局簡化專利代理機構註銷審批和公告流程。


2020年8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關於調整專利代理機構行政審批信息公布相關事項的公告》,專利代理機構執業許可證註銷信息對外發布方式由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發布,調整為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政府網站“代理管理”專欄和《中國知識產權報》上發布。



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專利代理監管工作規程(試行)》。


2020年10月,為加強專利代理監管長效機製建設,統一辦案標準,提升辦案水平,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了《專利代理監管工作規程(試行)》,細化了不同類型違法違規行為的實體性規定和處理程序,明確了專利代理監管工作中的信用監管、“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督查督辦、辦案協作等工作的具體規則。

【中一知識產權官網】

中一知識產權,是國內團隊規模、服務水平及實力領先的綜合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成立於2003年,專註於知識產權服務領域,為客戶提供專業、一體化的知識產權解決方案,服務內容包括:專利代理、商標代理、版權登記、涉外服務、知識產權訴訟、預警、運營、政府項目申報等。
中一知識產權立足於深圳,在北京、上海、廣州、佛山、東莞、武漢、宜昌、南昌、鄭州、石家莊、長沙、西安等地設有辦公機構,並在新加坡設有辦公機構。


返回
上一篇:《專利代理行業發展狀況(2020年)》顯示:我國專利代理行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下一篇: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評選工作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