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PCT成員國,也是受理局、國際檢索與初步審查單位。
PCT分兩個階段:國際階段和國家階段。企業可直接向中國專利局提交國際專利申請,中國專利局可完成幾乎全部的國際階段程序,如申請受理、形式審查、國際檢索、國際公布等必須程序。國際公布是中國專利局將國際檢索報告、申請書等遞給世界知識產權由其組織國際局統壹實施。PCT是申請人壹次提交申請,代表向所有PCT成員國提出申請。通過PCT途徑申請專利,申請人能在首次申請日後的30個月內進入國家階段。PCT只能受理發明和實用新型,
巴黎公約是根據其優先權的規定,申請人在巴黎公約任何成員國提出專利申請後,再向其它成員國提出專利申請時能享受12個月的優先權,在外觀設計專利申請上,只享受6個月的優先權。在優先權期限內,有關該申請專利的任何公開或運用等,絲毫不影響該申請專利的新穎性。全球大多數國家都是巴黎公約成員國,中國也是。巴黎公約可以受理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這三種類型的專利申請。
從上述PCT專利申請與巴黎公約的相關介紹可看出,PCT專利申請進入國家階段的時間遠長於巴黎公約,這給申請人充分的決策時間,如進行相關國家的政策、市場、專利的商業前景等調研,如若不合投入產出規定可不進行國家階段,若有必要繼續可進行更科學的人力、物力、財力等的世界布局。而巴黎公約不能達到這壹要求。PCT專利申請壹經申請人首次提出,即對在其它成員國的該專利的其它相關申請者制造了抵觸情緒,巴黎公約則沒這效果。不過PCT沒針對外觀設計的專利,且中間付出的時間精力、金錢的成本高於巴黎公約。PCT是巴黎公約下的壹個專門性針對國際專利申請的公約,在國際專利申請上比巴黎公約更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