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情报如何助力企业出海破局?

2024年10月26日

《孙子兵法》提倡一种理念叫“全胜”,即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与企业出海时知识产权的应对之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伐交”

“伐交”在商业活动中就是整合资源,漫漫出海长征路上,如果孤军奋战,势必会因地缘政治、商业化不足等劣势导致出海之路频繁受阻。


所以企业出海要广交朋友,扩大朋友圈,求同存异,寻求合作共赢。例如:康方生物和海外公司Summit合作开发的创新药依沃西疗效击溃了默沙东开发的治疗肿瘤的K药,为中国企业出海打了漂亮的一仗。在出海前,我们企业进行了详细的市场、法律、专利情报的尽职调查借助专利情报定位技术与实力,外加寻求可合作的伙伴,不断通过合作开发、专利交叉许可等方式与国际接轨,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话语权。


二、“伐谋”
“伐谋”是竞争的高级层次,所谓“谋”就是战略性思考和布局的能力
企业在研发初:要关注自身方案新不新,对创新技术进行查新检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技术突破;
产出创新方案时要关注自身质量高不高,企业需要对自身的产品采用科学合理的布局策略;
有了产品的雏形后要关注产品精不精,风险大不大,适时对竞争对手的专利实力进行调研,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方面,技术上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另一方面,提前做好风险的规避或应对,未雨绸缪。
专利量有一定储备后对专利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同时进行价值的评估和交易许可运营,发挥专利价值最大化优势。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专利护城河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松懈,要用战略性的眼光及全局观去看待产品研制的每一个阶段,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三、“伐兵”
用智慧的手段击溃对手,化险为夷,欧美高端市场往往面临着技术壁垒带来的诉讼风险,企业合理应对诉讼是成为国际市场上真正玩家的“成人礼为应对诉讼,企业提前准备“无效证据、打造反制武器、储备外部律师资源”。

例如:对于侵权的高风险专利,可以储备无效证据海外专利,如美国利用IPR(多方复审)程序,专利被无效成功概率高达50%以上。打造反制武器,提前布局,覆盖竞争对手稳定性高的专利技术产品,以便提起反诉。储备外部律所资源,出海前应储备当地的律师资源,积极应诉。同时,坚信能够战胜对手,保持积极应诉心态,接受挑战。

四、可持续发展
加快全球化产能布局

(1)合规的供应链

没有安全可靠的供应链体系,就没有可持续的市场份额。

目前国内外医疗机械专利诉讼高达300多起,供应链体系的专利风险评估尤为重要。企业产品上市前应进行全面的供应链诉讼盘点,对于供应商应诉实力、知识产权储备、是否有历史未决诉讼,以及诉讼结果如何进行评估。专利侵权禁令是一件对产品销售产生巨大打击的武器,若竞争对手对我们核心产品供应商采用该诉讼武器,势必是沉痛的打击。因此,我们需要对核心供应链厂商入库前签署知识产权保证协议进行风险的转嫁,并要求提供风险排查报告,对其诉讼风险有清晰的评估。


(2)安全的创新产品体系

进行产品方案全面的专利风险排查,以及应对措施,作为企业的合规背书,帮助企业进入跨国供应链合规体系。同时,在产前预研阶段发挥风险排查最大优势,提前规避侵权风险,未雨绸缪,不断提升自主IP创新意识,做好风险管理和预判工作。



企业扬帆出海是挑战,也是成长巧妙运用合作之力、秉持战略思维、采取智慧的应诉策略、坚守可持续发展这四大法宝,将助力企业突破海外市场,引领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作者:中一预警部卜韵佳

返回
上一篇:关于数据知识产权 下一篇:中国法律框架下跨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