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以追求经济价值为唯一目标的发展模式,考虑经济发展的同时给环境、社会带来的影响,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本身的要求,可称其为企业社会责任,组织通过透明和合乎道德的行为为其决策和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而担当的责任。
ESG宏观方面的价值表现在:
第一,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促进全球产业链和资本市场转型,加强国家在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力,强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改善劳动力市场,改变消费选择,比如现如今很多年轻人倡导绿色消费,抵制不良,市场形成绿色商业模式;
第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双碳”目标的达成,改变自然资源的利用模式,使用金融手段推动低碳转型。
微观方面ESG的价值表现在:
企业通过ESG视角的管理,可能迎来与ESG相关崭新的发展机遇,经营活动更加注重提高资源利用率以降低成本,降低法律相关风险,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度。相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管理更加系统:ESG通过公共部门参与“二次分配”,能帮助缓解经济的“负外部性”;对企业市场价值存在长期的正向影响;相比于传统风险管理,ESG风险管理覆盖了更广泛的因素。对于我们每个个体而言,相信谁都不希望像传统经济模式下,放任碳自由排放不管,以至于我们二三十年后的夏天得顶着四五十度的高温度日。
2015年
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 确立与工业化前(1850年)水平相比,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最好是1.5摄氏度以内。
联合国通过“2030年议程”(UNSDGs)该议程包括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以促进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8年
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SASB)发布77个行业标准。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将ESG报告指南升级为具有特定要求的报告标准。
2020年
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法》正式生效 全球首个官方颁布的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法,详细介绍了企业可持续声明所需要的工作步骤与计算方法。
2021年
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GSSB) 更新了GRI通用标准,发布了首个行业标准GRI11(2021版)
欧盟SFDR生效 金融机构环保类的金融产品的相关报告要求更加严格。
东盟发布第一版《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
2022年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 发布《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和《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
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NFD) 发布全球第一个完整统一的《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框架(测试版)》,并于2023年发布正式版。
2.ESG国内相关政策法规
2022年
国家发改委 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要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探索建立ESG体系,完善ESG工作机制,力争2023年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
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建立绿色债券标准、制定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建立ESG评价标准体系。
证监会 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将ESG纳入投资者关系管理中,成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内容之一。
上交所 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行业信息披露》,要求煤炭建筑等特定行业披露重大环境污染信息和安全生产事故信息。
2023年
国家发改委 发布《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要求央企编制并披露ESG专项报告,到2023年实现“全覆盖”,鼓励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ESG专项报告进行验证、评级,以增强所披露信息的可信度。
交易所 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1号——信息披露工作评价(2023修订)》明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评价范围不仅包括信息披露,还包括与信息披露相关运作相关规范情况,评价结果综合反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触及负面清单的公司实行“一票否决”,通过加分项鼓励上市公司提早披露定期报告。
2024年
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开展环境信息披露,探索建立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制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引,健全碳排放信息披露框架。
证监会 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要求上证180指数、科创50指数、深证100指数、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共450家于2026年强制披露2025年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鼓励其他上市公司自愿披露。
交易所 沪深北三家交易所同时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该《指引》自202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上述已经正式实施的三大交易所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为A股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披露提供了操作方向,国资委也下发了详细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我们认为国内ESG信息披露固然有中国特色,比如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等项目是我们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议题,但是披露标准向GRI靠拢是企业走出去的必经之路。
企业建立ESG管理体系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提升企业竞争力、降低运营风险、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企业如有相关服务需求,可联系多胜律所ESG管理咨询团队,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全面、专业、高效地服务。
作者:广东多胜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