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聚焦技术本质,提升审查效率

2025年04月17日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

一、政策背景:效率与质量双轮驱动

这一举措的背景可从三方面解读:
1.审查压力激增: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但审查资源有限,规范文件能减少无效内容导致的审查时间浪费。
2.国际竞争需求:全球专利布局需适应不同国家审查标准,规范撰写可提高国际申请成功率。
3.高质量发展转型:我国正从专利数量大国向质量强国转变,规范文件是源头治理措施。

二、关于三点提醒的解析

1. 避免引入无关内容

原文:专利申请文件的核心是其记载的技术方案,应尽量避免引入与技术方案无关的内容,尤其是说明书背景技术和附图部分。


解析:专利申请文件的核心是技术方案,这是专利审查的关键。若引入大量与技术方案无关的内容,会使审查员在阅读和理解申请文件时耗费过多精力,增加审查的难度和时间成本,不利于节约申请获权程序。在说明书背景技术和附图部分引入无关内容,可能会干扰审查员对技术方案的判断,影响专利审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2规范背景技术撰写

原文:说明书的背景技术部分应当写明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及相应文件,说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时应围绕技术内容开展,尽量避免引入政治、经济、文化等与技术不直接相关的信息。


解析:说明书的背景技术是为了帮助审查员理解发明或实用新型产生的技术背景,聚焦技术内容阐述背景技术及问题、缺点,能让审查员快速了解现有技术状况以及发明或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引入政治、经济、文化等非技术信息,不仅不能帮助审查员理解技术,反而会使背景技术部分内容繁杂、重点不突出,偏离专利审查关注的技术范畴,同样会增加审查难度和时间,影响申请获权程序的效率。


3. 规范使用地图

原文:对于说明书附图,建议仅在与保护范围紧密相关时引入地图。确需引入时,申请人应使用标准地图,例如通过自然资源部网站“标准地图服务系统”(http://bzdt.ch.mnr.gov.cn/)获取,以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合法性和权威性。以标准地图为基础制作附图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解析:

(1)确保准确性:专利涉及的技术方案若与地理位置相关,不准确的地图可能导致对技术方案的理解产生偏差,影响专利审查和保护范围的界定。自然资源部的标准地图是依据严格标准编制的,准确性有保障。
(2)保证合法性:地图的使用涉及版权、国界划分等法律问题。使用非标准地图可能会引发版权纠纷,或者在国界等敏感问题上出现错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使用标准地图可以避免这些法律风险。
(3)维护权威性:专利作为一种受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其申请文件需具备权威性。标准地图由权威部门监制,以其为基础制作附图,能提升专利申请文件在地图使用方面的权威性,增强专利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同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和部门规章制作附图,也是保证专利申请文件规范性的必然要求。
(4)国际互认:在PCT国际申请中,附图的地理要素需符合《巴黎公约》对知识产权地域性的要求,标准地图可减少国际阶段审查障碍。

专利申请文件是以法律语言精准表达技术创新的“系统工程”,每个细节都需兼顾技术严谨性与法律合规性,新规提醒并非简单增加限制,而是引导申请人回归专利制度的本质——以技术公开换取法律保护,规范的申请文件,既能提高行政效率,也能帮助申请人筑牢专利权的“技术护城河”。


附件:
1.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发布的《专利申请文本撰写规范》团体标准下载地址
https://www.capitalip.org/upload/file/202412/1735528882701625.docx
2.专利审查指南下载地址
https://www.cnipa.gov.cn/module/download/downfile.jsp?classid=0&showname=%E4%B8%93%E5%88%A9%E5%AE%A1%E6%9F%A5%E6%8C%87%E5%8D%97.pdf&filename=5753f257e6a04b6f8e305eb6d34ba452.pdf
返回
上一篇:工信部等15部门:及时完成知识产权权利登记或注册。鼓励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加强合规管理的指导意见 下一篇:新规!每个申请主体每月推荐专利优先审查不超过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