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國務院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同意,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和「十四五」規劃實施年度推進計劃》,明確2021年至2022年度貫徹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從七個方面(共115項重點任務和工作措施)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下面一起看下相關要點:
在完善知識產權製度方面
《推進計劃》提出:
1. 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規章;
2. 改革完善知識產權重大政策;
3. 完善新興領域和特定領域知識產權規則。
具體措施包括推進反壟斷法、專利法、專利申請行為、商業秘密、商標代理、著作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研究製定知識產權領域財政事權改革方案,製定出臺知識產權相關規劃,研究製定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研究製定信息技術開源知識產權合規標準等。
在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方面
《推進計劃》提出:
1. 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
2. 強化知識產權行政保護;
3. 加強保護長效機製建設。
具體措施包括研究完善知識產權上訴機製,製定知識產權民事侵權懲罰性賠償、藥品專利鏈接糾紛等問題的司法解釋,加大對重點領域和區域的執法力度,加強知識產權領域反壟斷執法,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深化地理標誌專用標誌使用核準改革,啟動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範區建設,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指導製度建設,持續推進軟件正版化,健全知識產權對外轉讓審查製度等。
在完善知識產權市場運行機製方面
《推進計劃》提出:
1. 提高知識產權創造質量;
2. 加強知識產權綜合運用;
3. 促進知識產權市場化運營。
具體措施包括優化「十四五」知識產權發展指標,持續提升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效率,實施專利導航項目,推動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實施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加快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重點城市建設,推進知識產權質押信息平臺建設,完善版權展會授權交易體系等。
在提高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水平方面
《推進計劃》明確了包括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推動知識產權相關信息化項目立項建設,推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建設,繼續整合優化各類服務窗口,提高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規範化、均等性水平,加大知識產權數據開放共享等具體措施。
在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人文社會環境方面
《推進計劃》提出:
1. 大力倡導知識產權文化理念,
2. 夯實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基礎。
具體措施包括辦好知識產權相關大型活動,加強知識產權宣傳教育普及和普法,論證設置知識產權專業學位,製定全國知識產權專業能力提升培訓計劃,加大知識產權人才引進培養支持力度,支持高校實施知識產權相關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等。
在深度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方面
《推進計劃》明確了包括推動完善知識產權及相關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等國際規則和標準,推動《馬拉喀什條約》國內落實工作,推動落實《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知識產權章節和中歐地理標誌保護與合作協定,加大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力度,強化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預警和維權援助,推動重點國家和地區知識產權風險評價項目,優化「專利審查高速路」國際合作網絡,建立海關跨境合作機製等具體計劃和措施。
在加強組織保障方面
《推進計劃》明確了包括研究建立知識產權強國戰略實施動態調整機製,製定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知識產權實施方案,編製發布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年度評價報告,強化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研究基地建設等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