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指標的逐步提升:科創板四次修訂全解析

2024年07月01日


科創板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19年7月22日首批公司上市以來,一直致力於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發展。為了更好地評估和推動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科創板對發明專利指標進行了多次修訂,從而逐步提高對企業技術創新的要求。本論文旨在通過一張表詳細展示和分析科創板發明專利指標的四次重要修訂,探討這些變化對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估的影響。通過對比每次修訂的具體內容和背景,我們可以看到科創板在不斷適應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的同時,如何通過細化和提升專利指標,引導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提升市場競爭力。


 


首先,擁有與主營業務相關的發明專利是科創板初期評估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關鍵。關鍵字“擁有”和“相關”強調了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專利資產,並且這些專利與企業的主營業務緊密相連。這意味著企業在其專業領域內需要擁有獨特的知識產權,這些專利可能涉及企業核心技術或產品,即便尚未產生直接經濟收益。這一要求確保了企業在科創領域具備扎實的基礎,展示出其在特定行業中的技術積累和創新能力,而不僅僅是臨時性的專利收購行為。 


隨著時間推移,科創板對企業的要求逐步提高,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成為新的標準。專利不僅要被擁有,還必須能夠為企業帶來實際的經濟收益。關鍵字“形成”和“收入”突出了專利技術對企業經濟貢獻的重要性,這表明企業的專利技術應當已經成功轉化為商業化成果,能夠顯著提升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這一要求不僅是對企業創新能力的認可,更是對其市場化能力的檢驗,防止企業通過突擊購買專利來滿足上市條件。 


接下來,科創板進一步要求應用於公司主營業務的發明專利。關鍵字“應用於”強調了專利在企業日常運營中的實際應用。這意味著企業的專利技術不僅是形式上的擁有或收入的來源,還必須真正融入到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中。這樣的要求促使企業將專利技術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增強其市場競爭力和戰略發展潛力。通過將專利技術應用於主營業務,企業能夠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力,同時展示其在技術創新和商業運作方面的綜合能力。這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當前市場競爭力,還展現了專利技術的潛在價值,強調“發明專利”對當下或未來的主營業務收入有貢獻,而不一定要求其立即形成主營業務收入。 


最後,科創板進一步強調應用於公司主營業務並能夠產業化的發明專利。關鍵字“產業化”表明專利技術不僅要在當前的主營業務中發揮作用,還必須具備大規模生產和市場推廣的潛力。這一階段的要求將企業的科技創新提升到新的高度,要求其專利技術能夠支持企業未來的長遠發展和市場擴張。通過強調專利的產業化能力,科創板確保企業的技術創新不僅對現有業務有貢獻,更能夠在未來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和市場份額,推動企業持續成長和進步。


整體來看,科創板對發明專利的要求經歷了從簡單的擁有和相關性,到對財務貢獻、實際應用和潛在經濟價值的重視,最終到強調專利技術產業化潛力的過程。這一系列變化反映了科創板對上市公司科技創新能力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對企業長期發展潛力的關注。從首次將發明專利數量明確列為指標,到本次進一步提升專利數量和產業化要求,充分體現了國家對知識產權,尤其是發明專利在
“硬科技”企業中的科技創新能力、成果保護及競爭力的重視。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黃小棟


 

返回
上一篇:關於專利權評價報告 下一篇: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更新人工智能(AI)專利適格性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