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知局披露2017年上半年各項專利申請數據

2017年07月20日

    7月20日上午,國知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胡文輝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國知局2017年上半年的主要工作統計數據及其他有關情況。

壹、主要工作統計數據及相關情況

(壹)統計數據:
    2017年上半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共56.5萬件,同比增長6.1%。共授權發明專利20.9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16.0萬件。在國內發明專利授權中,職務發明為14.9萬件,占93.1%;非職務發明為1.1萬件,占6.9%。截至2017年6月底,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擁有量共計122.7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8.9件。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區、市)依次為:北京(85.9件)、上海(38.4件)、江蘇(20.5件)、浙江(18.1件)、廣東(17.5件)、天津(16.5件)、陜西(8.1件)、福建(7.1件)、遼寧(7.0件)、安徽(7.0件)。
    2017年上半年,我局共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2.16萬件,同比增長16.0%。其中,2.0萬件來自國內,同比增長15.3%;0.16萬件來自國外,同比增長26.0%。其中,廣東1.19萬件,居第壹位,北京、江蘇、上海、山東、浙江均超過500件,上述6省市的PCT專利申請量占國內總量的近9成。
    2017年上半年,復審請求立案15865件,結案8504件;無效宣告立案2064件,結案2007件。
    2017年上半年,我局共收到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申請1205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發證1119件。
    2017上半年,我國向“壹帶壹路”沿線國家(不含我國)專利申請公開量為2,174件,同比增長17.8%,專利申請目的地國家為17個。其中,在印度專利申請公開量為1,028件,居所有目的國之首;向俄羅斯專利申請公開量為631件,居第二位;新加坡、越南、波蘭分列三到五位,專利申請公開量分別為180件、108件、55件。“壹帶壹路”沿線國家在華申請專利2,038件,同比增長23.2%。
2017年上半年,全國專利行政執法辦案總量15411件,同比增長23.3%。其中,專利糾紛辦案8837件(包括專利侵權糾紛辦案8666件),同比增長26.3%;查處假冒專利案件6574件,同比增長19.5%。


(二)主要特點:上半年各項統計數據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壹是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穩步增長。截至2017年6月底,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2.7萬件。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8.9件,較“十二五”期末提高2.6件,向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2件的指標目標穩步前進。
    二是國家重點區域專利布局態勢良好。2017年上半年,京津冀地區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3.0萬件,同比增長23.6%,占國內總量的18.7%。長江經濟帶覆蓋省市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55.1萬件,同比增長22.0%,占國內總量的44.9%。專利創新有力支撐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推進實施。三是我國申請人向外專利申請增勢穩定。我國在“走出去”戰略實施過程中,湧現了壹批註重並依靠知識產權參與國際競爭的創新型企業,帶動我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快速增長。2017年上半年,我國申請人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PCT國際專利申請為2.0萬件,同比增速達到15.3%。
以上就是我局2017年1至6月份主要工作統計數據的情況。


二、《專利優先審查管理辦法》有關情況

    自8月1日起,我局頒布的《專利優先審查管理辦法》將正式施行。借此機會,我將《專利優先審查管理辦法》的有關情況向各位做壹個簡要介紹:
    2012年,我局頒布了《發明專利申請優先審查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原《辦法》”),實施五年以來,較好地滿足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近年來,國務院各部門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紛紛采取措施減輕當事人負擔。《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進壹步簡化流程提高效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的通知》也要求進壹步優化營商環境,壓縮審批時間,激發市場活力。原《辦法》與黨中央國務院的最新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仍然存在差距,需要盡快進行調整和完善。因此,我局於2016年啟動了對原《辦法》的修改工作。經過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並修改完善,於6月28日頒布了《專利優先審查管理辦法》。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六次會議時強調,“產權保護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是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要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新《辦法》的頒布正是對總書記這壹重要指示的貫徹落實。
    《辦法》主要從優先審查的適用範圍、適用條件、辦理手續、處理程序等四個方面對原《辦法》進行了修改。應當說,對原《辦法》的修改是貫徹國務院要求、順應社會需求、回應公眾期待的壹項非常重要的舉措,將切實減輕當事人負擔,促進改善營商環境,壓縮專利審批時間,提高審批效率。新《辦法》的實施還將與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快速維權中心建設協調聯動,實現快速審查授權、快速確權、快速維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支撐國家產業布局,提升保護效果。


三、媒體提問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2017年初,國家知識產權局對專利統計數據公開內容進行調整,公開專利申請量,不再公開專利受理量。請問該調整出於何種考慮,效果如何?
[國家知識產權局規劃發展司司長龔亞麟] 對專利統計數據公開內容進行調整的目的是為了進壹步落實中央巡視精神,提升專利質量,更好地發揮專利統計指標的創新導向作用。專利受理量指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量;專利申請量是指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申請人按規定繳足申請費、符合進入初步審查階段條件的專利申請數量。從統計實踐來看,專利申請的確認時間晚於專利申請受理時間。雖然公眾習慣於將專利受理數據作為專利申請數據使用,但專利申請量則能夠更為真實、客觀地反映我國專利申請活動的總體情況。專利申請量與專利受理量之所以有壹定差距,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例如,某申請人提交的壹項專利申請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後,申請人基於各種原因的考慮,如果其認為沒有必要啟動後續程序,就可以通過不繳納申請費用而放棄申請,從而該項申請被統計為受理量而不是申請量。專利統計數據公開內容的調整,有利於引導申請人合理利用專利制度,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創新水平和能力,也有利於優化專利審查資源配置,提高科學決策水平。需要指出的是,專利統計數據公開內容調整不會影響專利申請人或專利權人應有的法定權利。
[中央電視臺記者]剛才發言人提到新的《專利優先審查管理辦法》從優先審查的適用範圍、適用條件、辦理手續、處理程序等方面進行了修改,請問這些修改的主要考慮是什麽?

[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司長宋建華] 新《辦法》的修改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壹是擴展了優先審查的適用範圍。原《辦法》只規定了發明專利申請的優先審查,不涉及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也沒有包括專利復審和無效宣告案件。新《辦法》的適用範圍涵蓋實質審查階段的發明專利申請、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的復審以及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無效宣告案件,形成系統完整的專利優先審查制度。
    二是完善了優先審查的適用條件。除了原《辦法》中規定的與國家產業相關的適用優先審查的情形外,新《辦法》根據《國務院關於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幹意見》《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中國制造2025》等重要文件的政策部署,並參考其他國家有關優先審查的規定,擴充和豐富了適用優先審查的情形。
    三是簡化了優先審查的辦理手續。從落實“放管服"要求,優化營商環境,方便申請人、減輕文件準備負擔、提高工作效率角度出發,進壹步簡化辦理優先審查的手續,例如,不再要求提交檢索報告,請求人僅需提交現有技術或現有設計信息材料;在某些情況下,不再需要國務院相關部門或者省級知識產權局簽署推薦意見。
    四是優化了優先審查的處理程序。新《辦法》根據不同的專利類型以及程序特點分別設定相應的答復期限和結案期限,並根據《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結合審查實踐,規定了因壹些事由出現需要停止優先審查程序,按照普通程序處理的具體情形。

[經濟日報記者] 剛剛發言人介紹了《專利優先審查管理辦法》在壓縮審查周期、提升審查效率方面做出的新變化,同時,我們也註意到目前社會對專利審查質量也越來越關註,能否請再介紹壹下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專利審查質量提升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審查業務管理部部長 鄭慧芬] 國家知識產權局壹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專利審查質量提升工作,去年年底,為落實《國務院關於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幹意見》中“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培育壹批核心專利”的重要任務,我局專門制定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從創造、申請、代理、審查以及運用和保護等多角度對專利質量提升進行了整體謀劃,並將在“十三五”期間以年度推進計劃的形式逐年落實。為不斷提升專利審查質量,從2008年開始我局每年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專利審查質量進行調查評估,自2010年起調查結果顯示社會滿意度持續處於“滿意”區間。從組織保障上,我們建立了內部審查質量評價工作組和外部社會意見反饋工作組,聘請專利審查質量監督員,形成審查質量內外雙監督機制。從制度保障上,我們定期召開審查質量分析會,規範審查質量管理內容,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同時,我們還積極拓展和提高審查員在技術、外語、法律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利用審查員實踐基地開展專業技術知識更新與實踐培訓,聘請外部技術專家進行技術咨詢,並通過開展專利檢索測試等活動提升審查員檢索能力。全方位地加強審查能力建設,保障專利審查質量穩步提升。

返回
上一篇:談談與馳名商標相關的認識誤區 下一篇:8月底,廣東省將舉辦首屆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