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和Adidas都聲稱有很多鞋類黑科技,到底誰才是大哥?

2017年06月23日

壹、論歷史,Adidas是名副其實的大哥

1、Nike:53歲

1964年,美國俄勒岡大學長跑運動員費爾•奈特和他的教練比爾•波曼合夥組成Nike。Nike英文原意指希臘勝利女神,中文譯為耐克。耐克公司總部位於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其生產的體育用品包羅萬象,例如服裝,鞋類,運動器材等。
耐克的語言就是運動語言。耐克壹直將激勵全世界的每壹位運動員並為其獻上最好的產品視為光榮的任務。耐克首創的氣墊技術給體育界帶來了壹場革命,運用這項技術制造出的運動鞋可以很好地保護運動員的身體,尤其是腳踝與膝蓋,防止其在作劇烈運動時扭傷,減少對膝蓋的沖擊與磨損。采用氣墊技術的運動鞋壹經推出就大受歡迎,普通消費者和專業運動員都對它愛不釋手。
自1964成立以來,Nike已有53年的歷史。以下Nike發展時期重要時間節點介紹,具體見如圖1所示。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1 Nike發展時期重要時間節點

2、Adidas:97歲

Adidas是德國運動用品制造商,阿迪達斯AG的成員公司。阿迪達斯以其創辦人阿道夫·達斯勒(Adolf AdiDassler)命名,在1920年於接近紐倫堡的黑措根奧拉赫開始生產鞋類產品。1949年8月18日以Adidas AG名字登記。Adidas的服裝及運動鞋設計通常都可見到3條平行間條,在其標誌上亦可見,3條間條是Adidas的特色。
與Nike公司不同,旗下的產品基本上都是由Nike標誌(swoosh)統壹標註。Adidas旗下擁有三大系列:運動表現系列performance(三條紋),運動傳統系列originals(三葉草)和運動時尚系列style(圓球型LOGO)(分三個子品牌:Y-3,SLVR,NEO LABEL)。請參見圖2,Adidas三大標誌圖。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2 Adidas三大標誌圖

Adidas的創始者阿迪·達斯勒先生是壹位擁有運動員身份和鞋匠技術的德國人。因為他能充分了解運動員的需要,擁有精巧的手藝和發明天才;所以在他的壹生中,發明了七百多種與運動有關的專利產品,進而創造了Adidas的運動用品王國。以下Adidas演變發展時期重要時間節點介紹,具體見如圖3所示。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3 Adidas演變發展時期重要時間節點

3、發展之路:Nike VS Adidas

兩大公司從其創立時間來看,Nike比Adidas晚了44年創立,但是其在創建初期(即上世紀60-70年代),這段期間內Nike具有清晰的策略思路,並將策略焦點完全集中於:1、建立最好的海外生產運作模式;2、為代工廠商說明新設計與款式;3、維護品質水準。
面臨困局與力圖中興:80年代這段期間,Nike在市場上蒙受了劇烈的競爭打擊,也從中確立了未來新產品研發設計的策略主調。
攀上高峰:90年代明星代言,簽約了Michael Jordon、Tiger Woods以及巴西足球隊等,實施運動營銷策略。
而較之Nike發展初期速度之迅猛,Adidas這家近百年的企業在其前期則步調平穩緩慢;真正發跡則是在1970年的足球世界杯上,其研發的Telstar足球被指定為比賽專用球。隨著競爭市場日趨激烈,Adidas集中精力著手於新技術的開發,誓以技術取勝。


二、論核心技術:似乎不分上下

1、鞋的結構

鞋主要包括鞋面(Upper)、外底(outsole)以及中底(midsole)。
鞋面:提供對腳面的支持與保護以及鞋的外觀表現,同時從外層鎖定中底和外底。外底:提供運動中良好的耐磨及抓地性,為運動鞋在運動中的最外層支撐。中底:為運動鞋提供良好的緩震及穩定性。中底也是Nike鞋科技的核心。
通常,在鞋面與中底之間會有壹層鞋墊(sockliner),而在中底與外底之間會有鞋跟(Heel)和前腳掌(forefoot)。具體地,請參見圖4 Nike鞋的結構圖。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4 Nike鞋的結構圖

針對不同的運動項目、不同的運動場合以及不同的用戶,Nike研發了不同的鞋底(outsole),具體地,請參見圖5 Nike鞋底設計圖。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5 Nike鞋底的設計圖

2、鞋类产品中包含的科技

Nike鞋的核心是气垫

最早出现于 1978 年 Nike Tailwind 跑鞋上的 Air 气垫技术,是运动巨头 Nike 发展历史上最引以为豪的科技创新之一。在经过 9 年的不断改进之后,这项技术于 1987 年被传奇设计师 Tinker Hatfield 应用到了 Nike Air Max 1 之上,可见气垫的设计也从此被更多球鞋爱好者熟知。具体地,请参见图6 Nike Air 技术发展历程。

2、鞋類產品中包含的科技
Nike鞋的核心是氣墊
最早出現於 1978 年 Nike Tailwind 跑鞋上的 Air 氣墊技術,是運動巨頭 Nike 發展歷史上最引以為豪的科技創新之壹。在經過 9 年的不斷改進之後,這項技術於 1987 年被傳奇設計師 Tinker Hatfield 應用到了 Nike Air Max 1 之上,可見氣墊的設計也從此被更多球鞋愛好者熟知。具體地,請參見圖6 Nike Air 技術發展歷程。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6 Nike Air 技術發展歷程

Nike Air 帶給您的究竟是什麽?
輕質:輕松省力、在運動中獲得更好的表現;
緩震保護:保護用戶肌肉和關節不受損傷;
永不磨損:Air貫穿了鞋的壹生;
多重選擇:不同的運動形式選擇不同作用的Air。
根據分類,Air有以下幾種類型,請參見圖7 Air的分類。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7 Air技術的分類

其中介紹由Nike公司2003年研發的Max Air,該款氣墊的設計目的是盡量增加氣墊的可視化效果,同時增強緩沖系統的耐久性,延長運動鞋的壽命。在此基礎上,Nike公司又在2006年將Max Air技術升級研發了Max 360,其內部含最大的熱成型氣墊底,由Pebax外殼環繞並支撐。優點是具有極佳的緩沖、保護性能和舒適感。請參見圖8具有Air Max 360的跑鞋。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8具有Air Max 360的跑鞋

Adidas鞋的核心科技是外底(outsole)技術和中底(midsole)技術

1)外底技術

外底技術包括Torsion system和adiWare。
Torsion system(扭轉系統):體現了人們回歸自然的概念,如同赤著腳,使腳能夠扭轉自如,其交叉的熱塑扭轉系統使腳弓得到很好的支持,從而更好的控制身體及腳部的平衡,避免可能出現的損傷。主要應用在Adidas f10 soccer shoes 系列。請參見圖9,Torsion system應用在鞋外底上。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9 Torsion system應用在鞋外底上

adiWare是由高耐久性材料參照劇烈摩擦試驗而制造的,為壹種高耐磨的人造橡膠類似的材料。Adidas對采用adiWare技術為外底材料的鞋子提供長達六個月的質量保證,足以說明對adiWare技術穩定性的肯定。主要應用在Adidas f50 soccer shoes 系列。請參見圖10,adiWare技術的應用。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10 adiware技術的應用

2)中底(midsole)技術

中底技術包括adiPRENE、adiPRENE+、a3以及a3 Structure。

adiPRENE是由註射EVA制成的新研發的材料為突破點,重量比普通材料輕20%,而且更耐用。小蜂巢式的結構使其有著理想的彈性減震特點。可作為墊片設置在關鍵著力點。其按功能分為兩類:吸收沖擊功能、反彈功能。主要應用在Adidas f10 soccer shoes 系列。
而adiPRENE+是通過高溫發泡技術將橡膠進行二次分解後重新鑄模制成的橡膠,其具有十分出眾的緩震性能和彈性。在吸收沖擊力的同時,它能夠更快的將其轉化為彈力釋放,並迅速回復受壓而產生形變的自身外形,可以給予使用者最穩定的和最及時的場地反饋。請參見圖11,是該技術應用在經典的T-mac4中。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11 T-mac4籃球鞋

a3技術是安裝在運動鞋底部的壹個可見裝置,它能同時提供三種重要功能:緩沖、引導和推動,幫助運動中的雙腳達到最佳表現。
目前a3已經被運用於跑步鞋、網球鞋和籃球鞋上。加拿大百米飛人格林、俄羅斯網壇名將薩芬以及NBA孟菲斯灰熊隊的邁克米勒成為a3的代言人。請參見圖,該圖12為具有a3技術的跑鞋。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12 具有a3技術的跑鞋

a3 Structure技術是在a3技術上升級。請參見圖13,該圖為具有a3Structure技術的籃球鞋。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13 具有a3Structure技術的籃球鞋

對比兩者的鞋類產品來看,Nike著重於中底技術(midsole),可謂“壹條路走到黑”,為的是盡善盡美。其中,Air氣墊則是中底技術的典範,被壹次次改進與革新。而在外底(outsole)技術和中底技術(midsole)上,Adidas更希望能兩全,加上強大技術背景,在這兩項技術方向上越走越遠。可以看出,二者雖然都關註於中底技術的改進,然而,Nike是通過增加氣墊的方式以實現可視化效果以及有效的緩沖和保護,而Adidas更側重於通過中底材料的改進以達到減震緩沖的作用。

三、論專利技術:事實有點驚人!

Nike公司第壹件專利在1968年7月26號在德國提出申請,這距離Nike成立時間僅4年之久,足以顯示Nike公司的專利保護意識之強,眼光之長遠。巧合的是,Adidas公司第壹件專利在1968年的2月15號於法國提出申請,這距離Adidas公司正式註冊的時間滯後了整整20年。
對Nike和Adidas公司的專利進行檢索,由於發明專利的有效年限為20年,將檢索條件設定為:時間從1997至2016年近20年內,法律狀態為授權、實審中以及公開。結果:全球Nike公司的發明專利申請共計2323件,其中以鞋類(Footwear)為關鍵詞,共有發明專利1337件;而全球Adidas公司的發明專利申請共計272件,其中以鞋類(Footwear)為關鍵詞,共有發明專利95件,該數據顯示了兩者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認知的差異性。

1、Nike:20年來,逐年穩步遞增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14 Nike公司近20年的有效專利變化趨勢圖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15 Nike公司近20年關於footwear的有效專利變化趨勢圖

如圖14所示,從1997年到2016年來看,逐年穩步遞增,以2004年為時間節點,在該年總利潤首次獲得123億美元後,Nike公司加大了專利的申請量,為了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如圖15所示,雖然自2014年減少了專利的申請總量,但是鞋類(footwear)專利申請量還繼續維持在的較高水平,顯示Nike對鞋類市場期望與控制力。其中,可發現在2003年至2006年,Nike公司對同年的推出Air氣墊技術做了充實的準備。

2、Adidas:2013年後,逐年陡增

如圖16和圖17所示,有近20年有效專利申請總數遠不如Nike公司,再看從1997至2005年期間,專利申請數量變化緩慢,原因可能在於Adidas公司的經驗理念不同,其壹直圍繞運動員做文章,忽視了專利保護與產品同步的重要性,就在同年Nike的Air Max技術問世之後,Adidas公司在2006年的申請總數有了大幅提升,尤其是在2013年後申請數量逐年陡增。同樣地,在鞋類(footwear)專利申請方面呈現同樣的趨勢。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16Adidas公司近20年的有效專利變化趨勢圖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17Adidas近20年關於footwear的有效專利變化趨勢圖

3、Nike&Adidas鞋類專利技術如何分布

如圖18所示,為1997~2016年Nike與Adidas鞋類申請專利的IPC分類排名,A43B是指鞋類的特征件、鞋類的部件;其中A43B13/14為以結構形狀為特征,A43B13/20為充氣鞋底、A43B13/18為彈性鞋底以及A43B13/12為多層材料。其中,以IPC分類號A43B13/18為例,Nike公司近20年的申請總數為311件,而Adidas公司近20年的申請總數為58件。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18 1997~2016年Nike與Adidas鞋類申請專利的IPC分類排名

四、以彈性鞋底為例,兩家公司哪些專利含金量高

在以IPC分類號A43B13/18為例,Nike公司近20年的申請總數為311件中進行篩選,篩選條件為同族專利被引用專利總數和被引用專利數量,從中篩選出32件專利。以申請日先後排序,請參看圖19。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19 Nike公司近20年引用次數最多的前32件專利

其中,以具有Bladder結構的鞋底技術為例,共有11件專利,申請年跨度近20年。具體請參見圖20。

如圖20所示,可以看到Nike公司Bladder鞋底技術的發展歷程。從早期(97和98年)提出的resilient bladder(彈性囊腔結構)以及perherally-disposed cushioning bladder(外置式緩沖囊腔結構),到中期(2000年和2001年)的a bladder with support element(支撐式囊腔結構)以及framework bladder(支架式囊腔結構),同年(2001年),首次提出了fluid-filled bladder(流體式囊腔結構)。此後,Nike公司以fluid-filled bladder作為主要的研發方向,並初代結構基礎上進行優化衍生,分別包括柔性流體式囊腔結構、加強型流體式囊腔結構以及多內連通式流體式囊腔結構。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20Nike公司近20年引用次數最多的前32件專利

其中,公開號為US20160095385A1,發明名稱為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one or more auxetic bladders,申請日為2014年10月1號的發明專利,同樣是Bladder結構的鞋底技術,其同族專利被引用專利總數高達394件。其同族專利對應的公開號為TW201625151A、TW201613500A、TWI536919B、US20160095385A1、WO2016053443A1,可以看出,Nike公司進行了以中國臺灣和美國本土為主的全球布局,足以看出該件專利重要性,目前,該件專利的法律狀態為實審階段。

同時,Nike公司還有兩件關於柔性膜的重要專利。公開號分別為US6082025和US6127026,發明名稱均為Flexible membranes(柔性膜),申請日分別1999年7月8日和2000年3月16日。這兩件專利其同族專利被引用專利總數和被引用專利總數為475件,可見其在技術領域的重要性。隨著專利有效年限的逼近,Nike公司應該會找尋新的研究方向來填補即將出現的空白,筆者將持續關註。

在以IPC分類號A43B13/18為例,Adidas公司近20年的申請總數為58件中進行篩選,篩選條件為同族專利被引用專利總數和被引用專利數量,從中篩選出29件專利。以申請日先後,請參看圖21。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21Adidas公司近20年引用次數最多的前29件專利

其中,cushioning system(鞋底緩沖系統)為例,共有7件專利。申請日分別為2016-04-29、2016-02-05、2015-12-21、2015-08-11、2014-02-13、2014-02-13以及2010-12-14,申請時間上看,該項技術是Adidas近些年所研發的,也是對Nike公司專利布局的反擊,從2010至2016年也是Adidas公司專利申請的爆發時間段。具體請參見圖22。

Nike和Adidas都声称有很多鞋类黑科技,到底谁才是大哥?

圖22 Cushioning System技術的演變圖

再次註意到,Adidas公司3份被引用專利數較多的專利,分別為被引用專利數為292件,公開號為US6516540,發明名稱為Ground contacting systems having 3D deformation elements for use in footwear;被引專利數為248件,公開號為US7676960,發明名稱為Intelligent footwear systems;以及被引用專利數為244件,公開號EP0925000B2,發明名稱為Shoe HavingAn Internal Chassis。


五、總結

Nike著重於中底技術(midsole),可謂“壹條路走到黑”,為的是盡善盡美。其中,Air氣墊則是中底技術的典範,被壹次次改進與革新。而在外底(outsole)技術和中底技術(midsole)上,Adidas更希望能兩全,加上強大技術背景,在這兩項技術方向上越走越遠。
在專利保護方面,雙方具有自己的優勢領域,而且側重點不同,例如,同樣是給用戶穿鞋帶來更好的舒適感,Nike公司利用的是Bladder鞋底技術,該技術也應用在Nike公司不同的產品上,如Air Max產品系列。而Adidas公司依靠的是Cushioning System鞋底技術,重點在於outsole結構與材質的雙重結合。尤其在今年2017年伊始,Adidas公司將3D打印技術運用鞋底技術上,不久利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鞋品將擺上貨架,而且,可以大大縮短鞋品的制造時間。
Nike和Adidas是兩家歷史悠久的體育用品公司,都在邁著步伐不斷趕超對手。將來,雙方對決的戰場應是在專利的比拼,誰能站的先機誰才能笑到最後。雖然Nike公司在專利申請數量上壹直壓制Adidas公司,但是,隨著近些年Adidas公司對專利申請的投入,局勢逐漸在扭轉。如果妳問Adidas是否有信心趕超Nike,Ta會說“impossible is nothing”,而如果妳問Nike能夠守住目前的良好的事態,Ta的回答是“I can”。
返回
上一篇:未來,藍牙耳機長什麽樣?妳家的藍牙耳機有沒有太OUT?! 下一篇:共享單車,上路前不要忘了這件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