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知识产权唐佳芝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

2019年06月28日

    近日,中一知识产权研究院唐佳芝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就智能门锁安全性能方面的专利布局发表了观点,并针对智能门锁企业核心技术研发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给出了具体建议。文章《智能门锁:安全引发关注,专利守护家庭》刊载于《中国知识产权报》2019年6月19日6版头条。


    《中国知识产权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是我国知识产权新闻舆论主阵地,是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和发布的权威媒体,在业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智能门锁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家庭的第一道安全防线,对此各企业非常重视安全性能方面的专利布局。”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研究院分析组负责人唐佳芝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检索分析发现,智能门锁在安全性方面的专利数量较多,占据智能门锁总体专利的35%。在安全方面的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监控服务器和远程注册、管理系统、安防系统、报警控制系统、认证系统、指纹防盗电子等技术。


    “生物识别、远程控制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智能门锁的发展,智能门锁给人们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安全漏洞和不足。” 唐佳芝表示,比如生物识别开启方式都具有一定的瑕疵,指纹存在容易被伪造、面部识别容易识别不出来的问题等。对此,未来技术可能的方向是更为安全且唯一的生物识别方式,如虹膜识别、指静脉等方式,这些识别方式目前还只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将智能锁与摄像头、手机APP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门口监控,将摄像头抓拍的图片传送给用户,进一步提高了智能锁的安防警报功能这也是各企业需要在技术上进行提升的方向。


    “网络能达到的地方,就存在网络安全。” 唐佳芝表示,目前许多智能门锁系统采用了WiFi、ZigBee协议内网较为安全,但与外网通信则容易受到黑客攻击,且云端安全和虚拟安全针对应用的防御攻击服务也较少被构建,部分厂家将智能锁中所存储的密钥、指纹特征值、其他敏感信息等均保存在软件中,一旦被黑客攻击,用户不仅失去对自己门锁的控制权,还会泄露自身的身份信息,带来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双重风险。此外,部分门锁厂商后台服务器存储了与门锁相匹配的密钥信息,一旦门锁遭到破解,黑客甚至可以反向攻击厂商的服务器。在云服务方面,大多数厂家使用外采云平台,部分厂家购买了虚拟机却没有购买防御安全攻击的服务。


    针对上述问题,唐佳芝建议智能门锁企业应加强生物识别和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研发,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予以保护。其中,在进行产品研发时要进一步提高生物识别的技术敏感度和识别准确率,减少识别误差,增加开锁的安全性;在软件方面,加强与外网通信安全的控制,且智能门锁从芯片设计到上层应用再到远程云服务,分层次建立安全技术要求;应用NB-IoT通信技术的AI 云智能锁,解决去网关、去中心化、网络稳定与安全性问题;使用区块链等技术增加授权节点等,来提高智能锁中存储的信息安全,也可以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智能锁领域中,进行相应的专利布局



返回
上一篇:【荣誉】中一知识产权(近五年)专利申请总代理量,居深圳首位 下一篇:快讯!山东省专利代理行业协会到访中一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