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深圳市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扶持计划申报即将开始

2024年10月23日
近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式发布了2025年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扶持计划的申报指南。该计划旨在推动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升级,涵盖多种类项目,资助资金可观,为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申报系统受理间:2024年10月28日至11月30日18时。以下为相关选摘
(官方原址:https://gxj.sz.gov.cn/xxgk/xxgkml/qt/tzgg/content/post_11624308.html)


资助项目类别

(一)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支持方向

1.重大技术改造项目

工业企业在深圳市投资建设的,总投资额达到5亿元及以上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


2.设备更新类技术改造项目

工业企业实施的,以实现扩大产能规模、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装备和产品更新换代、改善生产环境等为目标,采用先进、成熟、适用的技术设备,淘汰老旧设备的技术改造项目。


3.智能化改造项目

工业企业实施的,采用智能化技术与装备,部署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等智能制造装备,利用5G、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包括企业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生产工序、加工制造、仓储配送、售后服务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全流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以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智能化管理运用,建成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为目标的技术改造项目。


4.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项目

工业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技术集成应用实现生产模式创新,推进5G技术集成运用于生产各环节,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和5G工厂。其中:

(1)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项目是指工业企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大模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聚焦于工厂内部或产业链上数字化应用,通过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运算,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打通企业及其产业链企业内外部、上下游研发设计、生产管理、采购供应、仓储管理、售后服务等各环节,实现技术创新应用、核心竞争力提升、经济与社会效益好、带动性强的项目。

(2)“5G+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项目是指工业企业探索5G技术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场景,推动5G应用从外围辅助环节向核心生产环节渗透,建设产线级、车间级、工厂级等不同层级5G工厂。相同条件下优先支持“5G+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项目。


5.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项目

支持传统优势产业企业运用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以数据为驱动,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销售服务等关键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重构产业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和资源配置优化的项目。

本申报指南所称传统优势产业是指服装、家具、黄金珠宝、钟表、皮革、内衣、眼镜、工艺美术、化妆品等行业。


6.“两业”融合示范发展项目

制造业企业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以生产制造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不断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的项目。



(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方向

7.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

制造业企业或服务商建设的为制造业企业或行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或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共享制造等模式创新应用提供先进技术支撑与服务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面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重点行业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围绕特定工业场景和前沿信息技术的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其中:

(1)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指面向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和研发设计、生产管理、采购供应、仓储管理、售后服务、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具备跨行业跨领域功能作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2)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指聚焦先进制造业的某一行业,具备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设计制造协同、生产工艺优化、生产管理优化、设备健康管理、产品增值服务、制造能力交易等环节深度融合协同、优化提升等功能作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3)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指聚焦5G、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设备上云等新一代通讯信息技术专业领域,具备将上述专业技术与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全链条深度融合、广泛应用,提升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功能作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8.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培育项目

支持具备综合集成能力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商组织实施的以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完善研发设施条件与环境,增强技术服务能力水平为目的的建设项目。


9.工业互联网重大活动项目

行业组织或企业实施的,在深圳举办的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峰会、论坛和大赛等重大活动项目。


10.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协会、联盟等社会组织或机构、企业建设的为制造业领域全行业或细分行业提供包括数字化转型咨询诊断、数字化人才培训、技术交流、资源数据共享、产品体验、线上直播展销推广、工业设计赋能、标准验证与检测、融资等数字化转型方面支撑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三)应用示范标杆奖励支持方向

11.“智改数转”应用示范标杆项目

工业和信息化部遴选认定的“数字领航”和5G工厂试点示范奖励项目。



(四)融资支持方向

12.技术改造贷款租赁贴息项目

申报单位为实施《操作规程》第九条所列技术改造投资支持方向各类项目,采用银行贷款或融资租赁方式进行资金筹措的融资项目。本款所称融资租赁方式,仅限生产设备直接租赁的业务模式。

技术改造贷款租赁贴息项目,应当与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支持方向各类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设备更新类技术改造项目、智能化改造项目、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项目、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项目、绿色化改造项目、“两业”融合示范发展项目)相互对应,叠加申报(其中,绿色化改造项目扶持计划申报指南另行制定)。



资助数量及方式

(一)资助数量

“两业”融合示范发展项目每年度资助项目数量不超过20个,其他项目无数量限制,只要符合《操作规程》资助条件,均可获得资助。


(二)资助方式及标准

1.重大技术改造项目

事后奖补。按照不超过项目审定总投资建设费用的1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上限为1亿元


2.设备更新类技术改造项目

事后奖补。按照不超过项目审定总投资建设费用的1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上限为1000万元


3.智能化改造项目

事后奖补。根据项目申报单位智能制造能力所达到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9116-2020)评价等级,实行分档资助,评价等级达到三级、四级及以上的,分别按照项目审定总投资建设费用的15%、2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上限均为5000万元


4.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项目

事后奖补。按照不超过项目审定总投资建设费用的3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上限为500万元


5.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项目

事后奖补。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审定数字化转型费用的2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上限为500万元


6.“两业”融合示范发展项目

事后奖补。按照不超过项目审定总投资建设费用的2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上限为1000万元。根据年度资金预算安排,每年度资助项目数量不超过20个


7.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

事后奖补。按照不超过项目审定总投资建设费用的30%给予资助。其中,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资助上限为1000万元,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资助上限为500万元,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资助上限为300万元


8.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培育项目

事后奖补。按照不超过项目审定总投资建设费用的30%予以资助,单个项目资助上限为300万元


9.工业互联网重大活动项目

事后奖补。按照不超过项目审定总投入费用的30%予以资助,单个项目资助上限为300万元


10.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事后奖补。按照不超过项目审定总投入费用的20%予以资助,单个项目资助上限为500万元


11.“智改数转”应用示范标杆项目

事后奖补。对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增遴选认定的“数字领航”和5G工厂试点示范企业,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12.技术改造贷款租赁贴息项目

事后奖补。对项目申报单位为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支持方向各类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设备更新类技术改造项目、智能化改造项目、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项目、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项目、绿色化改造项目、“两业”融合示范发展项目),利用银行贷款进行项目投资或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置生产设备所实际发生的利息,按不超过实际支付银行贷款利息或设备租赁利息的50%,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贴息;同一笔银行贷款或设备租赁费用只能享受一次贴息,贴息期不超过3年。


以上12类项目的实际资助标准,将根据财政资金年度预算以及符合资助条件的项目数量而定。



企业如有相关申报需求,欢迎拨打中一热线0755-82094518或进入公众号点击“联系-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全面、专业、高效地服务。


返回
上一篇:关于推荐专利代理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参加专利民事案件的信息采集申报通知 下一篇:即日施行!商标侵权案件违法经营额计算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