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由中一和先进研究院合作的“智慧城市领域专利分析”项目获国知局课题立项

2018年06月13日

6月8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2018年度学术委员会课题立项启动会及2018年度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开题报告会在国家知识产权局2号楼12层多功能厅成功召开。



2018年度学术委员会课题立项启动会于上午召开。


2018年度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开题报告会在下午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共计13个课题,经国家知识产权局立项审批委员会批准立项,广东省课题组占据两项,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所申报课题——智慧城市领域专利分析,正是其中一项。



课题研究强调科技实用性和针对性


此次参与课题项目立项的机构有国家知识产权局审协中心、企业、高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研究院等,13个立项课题显示,课题内容涉及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大数据、智慧城市、区块链、环境治理、海洋工程、机器人、数字图像、微生物资源等国家重点支持及重点研究的技术领域。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张茂于在会上指出,课题研究工作要紧密把握时代要求,有效地支撑事业的发展,要强调课题的科技实用性。“要紧密结合实践要求,既要有建议性,也要有措施。以实实在在的创新成果,给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研究参考。”


张茂于认为,在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新形势下,本年度专利分析项目课题组能紧密围绕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推进世界一流专利审查机构建设进行研究探索,具有特殊意义。


智慧城市领域专利分析充分发挥专利在产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


6月8日,“智慧城市领域专利分析”课题组代表人员一行顺利抵达北京参加课题立项启动会及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开题报告会,并由该课题组组长、中一联合副总经理陈宇进行开题汇报。



中国的智慧城市发展起步较晚,但势头磅礴。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断增加,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最早开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目前全球各地大概有200多个智慧城市项目正在实施。中国的智慧城市理念于2008 年前后兴起于信息产业界,目前已在多个城市试点发展。


中一联合副总经理陈宇指出“智慧城市领域专利分析”课题将对智慧城市领域的技术发展、专利布局、应用细分、关键技术分析等多个维度进行专利检索分析研究,以全面、准确展现智慧城市领域专利现状。基于专利检索分析的结果,发挥专利分析在产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为该产业中相关企业提供专利风险防范、现有技术借鉴和专利布局等建议。课题将重点聚焦智慧城市中智慧交通和智慧医疗领域,研究生物特征识别、云计算等关键技术在相关领域的专利技术应用,从专利分析角度为行业内企业的研发和发展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建议和措施。


中一知识产权研究院简介

中一研究院致力于以前瞻性、定制化的专利检索、专利分析等高端知识产权服务强力支持企业经营活动。研究院具有多位广东省及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以精英视野、丰富经验和科学方法提供专业、精准的服务。研究院成员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拥有国知局专利审查员或大型企业专利工程师等从业经历,平均从业时间逾7年,拥具有丰富的专利检索、分析等实战经验。研究院成员具有优秀的英、日、法、俄等外文科技文献阅读能力;领域涉及机械、电子、通信、计算机、材料、生物等各专业。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介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进院”)成立于2006年,目前已成立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及脑科学与脑认知技术研究所等六个研究所,其中国家级创新载体7个、省部级创新载体19个、市级创新载体42个。人员规模达到2243人,其中员工1283人拥有博士学位408人,拥有海外经历者501名。通过团队方式引进9支广东省创新团队和深圳市孔雀团队(占全广东省10%、全深圳市1/3)、3支团队入选中科院创新团队;吸引3位诺奖获得者、9位发达国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参与团队组建;设立高级访问学者机制,累计吸引包括诺奖获得者、爱因斯坦讲席教授、各国科学院院士以及港澳台兼职教授等百余位教授在深开展合作研究。


先进院对知识产权进行规范管理,建立了包括《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知识产权管理办法》(试行)、《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专利工作规定》(试行)等在内的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分别对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及经费、知识产权归属、知识产权的保护、奖酬与处罚、专利申请流程、档案管理等进行了严格规定。先进院成立至今专利申请量55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占88%,近年来发明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在广东省科研机构排名第一,中科院近三年申请量排名第二。承担国家知识产局、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研究课题若干项,同时也是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局广州审查协作中心实践基地。


先进院通过搭建有效桥梁,营造合作环境,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多维度、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取得一系列的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科技合作优秀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以常态化合作为基础,动态拓展合作新领域。近三年,产学研合作达到1.5亿元,合作的企事业单位超过700家。(2)创新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创立和建设综合研发与服务平台。在先进院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紧扣产业需求导向,依托先进院的人才、技术、品牌等资源优势,主导新型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已建外溢机构7家,获得地方政府资助资金超过3亿元,扩大产学研合作效应。(3)组织与协调科研院所、学校与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搭建产业合作网。在机器人、新材料、生物材料、工业设计、智能装备等领域,从行业组织形态上进行集成,主导组织或发起成立产业联盟,实现产学研合作优先,行业交流信息对称,初步形成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的合作态势。

返回
上一篇:国际专利申请公司市场满意度高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中一携手新诤信 开拓商业秘密管理服务新版图